方士

歷史字典解釋

清末湖北天門人,字梅蓀。專攻輿地、數學。提出二十種別素數的方法,不少具有獨創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威爾遜定理,他和德國數學家亥爾維茨(A.Hurwitz)同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將該定理套用於素數判別,還改進了依素數定義的判別方法和李善蘭《考數根法》中的方法。著有《數根叢草》、《合數術》。

詞語分解

  • 方士的解釋 煉製丹藥以求得道成仙的術士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明; 顧炎武《復庵記》詳細解釋. 周 官名。掌王城四方采地的獄訟。《周禮·秋官·序官》:“方士,中士十有六人。” 鄭玄 註:“方士,主四方都家之獄者

歷史知識推薦:七月七

又稱七夕、乞巧。魏、晉、南北朝時重要節令之一。時在每年夏曆七月初七日。俗當曬物。晉郝隆於是日裸身仰臥庭中,或問其故,答曰:“曬腹中書。”阮鹹家貧,無錦綺可曬,乃以竿掛大布犢鼻於庭,聊以隨俗。織女渡天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方士歷史

相關歷史

方士_方士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