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亭隧

亭隧

隧或作燧。即亭候。因秦漢邊塞諸亭多置烽火台,故名。一說亭、燧為邊防哨所名,而燧較亭小,僅為守烽之所。或說亭、燧名異實同。漢代緣邊塞、道路廣置亭燧,各距三五里,屯燧卒以候望警備,以亭、燧長主之。數燧為部,置候長,數部為候官,置障候、障尉。

亭隧字典分解

亭隧的解釋 亭燧。 漢 劉向 《說苑·辨物》:“昔 夏 之興也, 祝融 降於崇山;其亡也, 回祿 信於亭隧。”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三:“登城望亭隧,翩翩飛戍旗。”

亭的解釋 亭 tíng 有頂無牆,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裡;涼亭。牡丹亭。 建築得比較簡單的小房子:書亭。郵亭。崗亭。 適中,均勻:亭勻。 正,當:亭午(正

隧的解釋 隧 suì 道路,特指門內當中的路。 郊外的地方:“魯人三郊三隧”。 古同“燧”,邊塞設定的守望烽火的亭子。 〔隧道〕在山中或地下鑿成的通路。亦稱“隧洞”。 旋

順便了解:亭下市【歷史地名】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部亭下水庫中。清光緒《奉化縣誌》 卷3《鎮市》: 《乾隆志》 有亭下市。

亭隧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