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

歷史字典解釋

戰國中山國國君。中山成公之子。文獻失載。據河北中山王墓出土中山王鼎、壺及��壺銘文記載中山國君有文公、武公、桓公、成王、王、王��。《呂氏春秋·當染》又記有中山王尚,共七世。他約在公元前322年或前321年即位。在位時,國勢強盛,其相司馬賙()伐燕,開拓疆土數百里,列城數十。卒後中山國漸衰。

詞語分解

  • 中山的解釋 周代諸侯國名。今河北正定縣東北,戰國時為趙武炅王所滅兼;;趙、 宋、 衛、 中山之眾。;; 漢; 賈誼《過秦論》 又非尊於;中山之君。詳細解釋.中等的山。《周禮·地官·序官》:“山虞,每大山:中士

歷史知識推薦:船山

石船山的簡稱。因山形似船得名。在今湖南衡陽縣西北曲蘭。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衡陽王夫之在明亡後隱居於此,學者稱船山先生。今山下有其故居湘西草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山王歷史

相關歷史

中山王_中山王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