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那提也夫

歷史字典解釋

1832—1908

一譯伊格那提業幅、伊格納季耶夫。沙俄外交官。清鹹豐九年(1859)任駐華公使。十年英法聯軍進犯津、京,他為之提供軍事情報,並協助英、法對清政府逼降。同年十月,利用英法聯軍攻占北京之機,藉口“斡旋”有“功”,並以“兵端不難屢興”相威脅,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十一年離任回國。後曾任內務大臣。

詞語分解

  • 也夫的解釋 語氣助詞。表感嘆。《國語·晉語五》:“ 靡筓 之役, 郤獻子 見, 公 曰:‘子之力也夫!’” 宋 歐陽修 《讀李翱文》:“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 清 蒲松齡 《聊

歷史知識推薦:進義校尉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重定武臣階官名,改三班借差置,位進武校尉下、下班祗應上,屬無品武階官。金為武散官三十二階,正九品下。元為武散官三十二階,正八品,敕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伊格那提也夫歷史

相關歷史

伊格那提也夫_伊格那提也夫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