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怎么寫好看

削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書刀。古代用竹木簡為書寫材料,有誤則用刀削去,故稱書刀為削。②又稱薦削,即舉狀。宋代高、中級官員作為舉主,每年或分上、下半年,向朝廷推薦選人改為京官的定額的一種計數單位。高、中級官員向朝廷遞呈一紙舉狀,推薦一名選人改為京官或任職,稱為一削。各級官府間準許互相挪移削,以便調整薦舉名額。選人本人須有五名舉主作保,即須取得五紙舉狀乃能改官,此五紙舉狀稱五削;若任職期內有勞績,可減少一名舉主即一紙舉狀,稱減一削。

詞語分解

  • 削的字典解釋 削 ā 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髮(?)。刮削。削足適履(把腳削去一塊來適應小鞋,喻遷就或勉強湊合)。 減少,刪除:削剔。削職。削損。 像刀削過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

歷史知識推薦:後趙明皇帝

後後 即“石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削歷史

相關歷史

削_削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