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堠

烽堠怎么寫好看

烽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又稱烽墩、邊堠、墩台。古代軍事設施。設於邊境,置兵戍。用以瞭望敵情,傳遞訊息。遇敵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或以敵之多寡舉火放炮。

詞語分解

  • 烽堠的解釋 見“ 烽候 ”。
  • 烽的字典解釋 烽 ē 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烽火(a.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b.喻戰爭或戰亂)。烽煙。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戰鼓,指戰爭)。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 堠的字典解釋 堠 ò 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斥堠(“斥”,偵察的意思;偵察敵情的建築物,亦指探測敵情的士兵)。烽堠。堠鼓。 記里數的土堆:堠子(標記里程的土堆,引申為路程)。堠程。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齊侯呂伋

即“呂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烽堠歷史

相關歷史

烽堠_烽堠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