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蕭宏

蕭宏

473—526

南朝梁武帝六弟。字宣達。初為齊衛軍廬陵王法曹行參軍。入梁,封臨川王。天監四年(505)都督諸軍北伐,軍洛口(今安徽淮南北)。次年,逗留不進,旋因風雨夜驚,棄軍逃歸。遷司徒、太尉。貪財好色,聚錢三億餘萬,蕭綜嘗著《錢愚論》以刺之。

蕭宏字典分解

蕭的解釋 蕭 (蕭) xiāo 即“艾蒿”。 冷落,沒有生氣的樣子:蕭然。蕭瑟。蕭索。蕭颯。蕭森。蕭騷。蕭疏。蕭條。 〔蕭蕭〕a.象聲詞,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蕭蕭兮易

宏的解釋 宏 hóng 廣大,博大:宏大。宏偉。宏圖。宏願。宏論。宏麗。宏亮。巨觀。寬宏。 姓。 筆畫數:7; 部首:宀; 筆順編號:4451354

不妨一看:蕭高八【歷史人物】

楮特部人。祖烏古,中書令;父阿古只,知平州。博覽古今,多智謀。開泰初,為右夷離畢,乾敏稱職,拜南府宰相。後復任右夷離畢。陵青作亂,審理止誅首惡,稱旨。

蕭宏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