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兀者

兀者

元東北邊部族名。又譯兀惹、吾吉、兀兒。女真語,野人之意。金兀的改之後。元時與吉里迷為鄰。出貂鼠、水獺、海豹、海東青。先後隸開元路、水達達路及兀者野人乞列迷等處諸軍萬戶府。至正三年(1343)、六年,曾相繼起義反元。明初,西遷至今呼蘭河。永樂初設兀者等衛以轄之。清稱窩集,即今赫哲等族前身。

兀者字典分解

兀者的解釋 (1).斷去一足的人。《莊子·德充符》:“ 魯 有兀者 王駘 ,從之游者,與 仲尼 相若。” 成玄英 疏:“刖一足曰兀。” 唐 杜甫 《入衡州》詩:“寡妻從為

兀的解釋 兀 wù 高而上平,形容禿山,泛指禿:兀鷲。“蜀山兀,阿房出。” 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樣子;b.突然;c.昏沉無知的樣子)。突兀。 中國元曲中用作發

者的解釋 者 zhě 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詞組後,並與其相結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時等:讀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來者。 助詞,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

順便了解:兀顏思忠【歷史人物】

元女真人,字子中。順帝至正十二年擊敗天完紅巾軍,重占寶慶路。官至淮西憲使。

兀者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