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始置於五代,為侍親軍馬軍統兵官之一,位在副都指揮使下。宋代沿置,一員,政和四年(1114)定其品序在正任防禦使之上,從五品

詞語分解

  • 侍衛的解釋 ∶在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 ∶侍從並護衛詳細解釋.侍從護衛。《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帝每巡狩, 蒼 常留鎮,侍衛皇太后。”《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
  • 虞候的解釋 .古官名。守望山澤之官。《左傳·昭公二十年》:“藪之薪蒸,虞候守之。” 孔穎達 疏:“水希曰藪,則藪是少水之澤,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為名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輿駕羽衛·虞候》:“ 春秋 時

歷史知識推薦:張二奎

— 清北京人,一說安徽或浙江人。名勝奎,行二,字子英。道光年間為工部小吏,因串戲被革,遂下海搭和春班,工老生。道光二十五年入四喜班。儀表修偉,善演帝王貴胄一類腳色,以“王帽戲”最為著稱。與程長庚、餘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歷史

相關歷史

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_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