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遺

闌遺怎么寫好看

闌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蒙古語稱孛闌奚,指官府收留的流散人口和牲畜。徐元瑞《習吏幼學指南》:“闌,遮也。路有遺物,官遮止之,伺主至而給與,否則舉沒於官。”唐、宋時已有此語。元代社會上有大量流散人口,多是逃亡的農民和驅口。元設闌遺監,管理無主流散的人口和牲畜,招主認。無人認領的人口即稱闌遺戶,通常即由官府撥與荒地屯田。參見“闌遺監”。

詞語分解

  • 闌遺的解釋 .遺失。 唐 李靖 《李衛公問對》卷上:“諸拾得闌遺物,當日送納虞侯者,五分賞一。”《新唐書·百官志一》:“闌遺之物,揭於門外,牓以物色,期年沒官。” 宋 李綱 《與向伯恭龍圖書》:“當於事定威行
  • 闌的字典解釋 闌 (闌) á 同“欄”①。 同“攔”。 〔闌乾〕a.同“欄桿”;b.縱橫交錯,參差錯落,如“夢啼妝淚紅闌闌”。 〔闌入〕進入不應進去的地方,混進,如“無票不得闌闌。” 殘,盡,晚:夜闌人靜。闌珊。
  • 遺的字典解釋 遺 (遺) í 丟失:遺失。遺落。 漏掉:遺忘。遺漏。 丟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補遺。路不拾遺。 余,留:遺留。遺俗。遺聞。遺址。遺風。遺憾。遺老(a.經歷世變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歷史知識推薦:蔡肇

?— 北宋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字天啟。元豐進士。從王安石讀書鐘山,見器重。又從蘇軾游,聲譽益高。歷明州司戶參軍、江陵推官。元祐中為太學正,通判常州。為衛尉寺丞、提舉永興軍路常平。徽宗初,入為戶部、吏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闌遺歷史

相關歷史

闌遺_闌遺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