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鄒浩

鄒浩

1060—1111

北宋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志完,自號道鄉居士。元豐進士。歷揚州、潁昌府教授、太常博士,出為襄州教授,著《論語解義》、《孟子解義》。遷右正言,以諫立劉後,乃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召還,復為右正言,遷左司諫,上疏謂當“恤公議”、“謹獨斷”。進中書舍人,同修《神宗國史》,遷吏、兵部侍郎。知江寧府、越州杭州。再以諫立劉後事,貶永州等地。崇寧五年(1106)返故里。著有《道鄉集》。

鄒浩字典分解

鄒的解釋 鄒 (鄒) zōu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 姓。 筆畫數:7; 部首:阝; 筆順編號:3551152

浩的解釋 浩 hào 水大,引申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蕩。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氣(盛大剛直之氣)。浩如煙海。 筆畫數:10; 部首:氵; 筆順編號:4

多學一學:鄒炳泰【歷史人物】

【生卒】:1741—1820清江蘇無錫人,字仲文,號曉屏。乾隆三十七年進士。官至協辦大學士,以兼順天府尹,未能事先覺察林清之變,降官。嗜古書畫,收藏甚富。有《午風堂叢談》。

鄒浩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