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抗捐

萊陽抗捐怎么寫好看

萊陽抗捐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山東萊陽知縣朱槐之以興“新政”籌“自治”為名,濫增新捐數十種。清宣統二年(1910)春,萊陽久雪,地主奸商乘機高抬糧價。在曲詩文導下,萊陽農民組織聯莊會,要求以積穀抵充捐稅。因積穀已被官紳吞蝕,數萬鄉民衝進縣城請願,要求將積穀發還,減免人丁稅和浮收錢糧,朱被迫允許,被清政府革職。新任知縣奎保強照舊科收捐,並派兵捉拿曲詩文。鄉民憤而搗毀巡警局,毀大戶,捉富豪。山東巡撫寶琦派大軍鎮壓,萊陽人民紛起自,起義隊伍發展至十幾萬人,堅持兩月,至六月失敗。萊陽附近的海陽、榮成、曹州農民亦曾捲入這一鬥爭。

詞語分解

  • 萊的解釋 萊 (萊) á 藜。 〔萊菔〕蘿蔔的別稱。 古代指郊外輪休的田,亦指田廢生草:“政煩賦重,田萊多荒”。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抗捐的解釋 公開反對交納捐稅詳細解釋抗拒繳納捐稅。

歷史知識推薦:崞縣

①西漢置,因崞山得名。治今山西渾源縣西。東漢末廢。晉初復置。《魏書·序紀》:西晉永嘉四年,劉琨“徙馬邑、陰館、樓煩、繁畤、崞五縣之民於陘南”,以其地予拓跋猗盧,即此。北魏改為崞山縣。漢、晉屬雁門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萊陽抗捐歷史

相關歷史

萊陽抗捐_萊陽抗捐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