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釐王

歷史字典解釋

?—前273

戰國時韓國國君。公元前295—前273年在位。名咎。韓襄王子。韓襄王十三年(前299),被立為太子。韓釐王二年(前294),秦伐韓,取兩城。次年,使公喜合師御秦,戰於伊闕(今河南洛陽東南龍門)。秦大破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虜公孫喜。五年,秦復攻韓,取宛(今河南南陽)、鄧(今河南孟州西),次年,韓獻地二百里於秦,附之。九年,參與趙、齊、楚、魏合縱攻秦。十二年,與燕、秦、魏、趙聯兵伐齊,大敗齊兵。二十一年,秦攻魏至大梁(今河南開封)。韓救魏,敗歸。二十三年,趙、魏攻韓,圍華陽(今河南新北)。韓求救於秦。秦遣白起救韓,大破趙、魏之師,斬魏軍十三萬,沉趙卒二萬人於黃河

詞語分解

  • 王的字典解釋 王 á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

歷史知識推薦:蘄州

南朝陳改羅州置。治齊昌隋改名蘄春,今蘄州鎮西北,南宋移今蘄州鎮。隋大業初改為蘄春郡。唐初復為蘄州。屬淮南道。轄境相當今湖北長江以北、巴河以東地區。宋屬淮南西路。元改為路。明洪武九年復降為州。以州治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韓釐王歷史

相關歷史

韓釐王_韓釐王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