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怎么寫好看

路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宋、金、元行政區劃名。宋初為加強中央集權,改唐代道制,分境內為二十一路。其後分合不一,至道三年(997)始定為十五路,真宗時定為十八路,神宗時又增為二十三路。路置監、軍帥諸職,而以轉運使司(簡稱漕司)、提點刑獄司(簡稱憲司)、安撫使(或為經略安撫使,或但置馬步軍都總管、兵馬鈐轄)司(簡稱帥司)三者,為一代常制。三司治所時或不在一地,分路亦不盡相同;其所掌雖轉運以財賦,提刑以刑獄,安撫以軍事為主,但往往兼總他務,權任隨時而變。北宋分路,以轉運司為主,前所稱二十一路、十五路、十八路、二十三路等,皆指轉運司路而言。南宋分路,則以安撫司為主。金仿宋制,分境內為十九路。金路亦有總管府路、按察司路、轉運司路、統軍司路、招討司路之別,而以總管路為主。元時降為第二級地方行政區劃,置總管府,隸屬於省。明廢。

詞語分解

  • 路的字典解釋 路 ù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陸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狹路相逢。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數(?)。 方面,地區:外路貨。各路人馬。

歷史知識推薦:賞賜案

官署名。北宋元豐改制後戶部置,分屬度支司,掌賞賜衣物錢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路歷史

相關歷史

路_路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