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五音切韻

五音切韻

西夏文音韻書。編纂於西夏早期。現存四種寫本,皆殘。其中一本有西夏皇帝序,序言表明在漢、吐蕃韻書影響下,參照西夏文韻書《文海寶韻》編成。分韻表、韻圖兩部。韻表名為“九音顯門”,縱行為韻,橫列為聲,依九品音分類,每類一表。韻圖名為“眾漂海入門”,自右而左,以聲分為唇、舌、牙、齒、喉五格,上下分為九欄,前四欄分別為開合口清音,五、六兩欄為來日音,七、八兩欄分別為平、上聲韻的代表字。是研究西夏語音的重要著作。

五音切韻字典分解

五音的解釋 (1)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中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於現行簡譜上

切韻的解釋 (1).猶反切。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引《高氏小史》:“ 周顒 字 彥倫 ,始置四聲

順便了解:五兵尚書【歷史官職】

官名。屬尚書省。三國魏始置,掌軍事樞務,主管全國軍事行政,領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五郎曹。西晉初不置,武帝太康 (280—289)間復置,分中兵、外兵為左右,共領七郎曹,仍稱五兵。東晉、南朝沿置。但宋、南齊僅領中兵、外兵二曹,梁、陳僅領中兵、外兵、騎兵三曹。魏、晉、宋皆位三品,梁十三班,陳三品。十六國後燕及梁末侯景改名七兵尚書。北魏定稱七兵尚書。北齊初沿北魏制,後復稱五兵尚書,領左中兵、右

五音切韻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