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宮之變

歷史字典解釋

戰國趙國的內亂。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前299)傳位於少子何,即趙惠文王,使肥義為相,自稱主父。後三年,又封長子公子章於代,號安陽君,以田不禮為相。公子章本為太子,後被廢,不服其弟為王。既而主父憐公子章而欲分趙立兩王,計未決而止。趙惠文王四年(前295),主父與惠文王游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異宮而處。公子章與其相田不禮乘機作亂,殺肥義。公子成與李兌自邯鄲至,發兵平叛。公子章敗走沙丘,主父納之。公子成、李兌因圍主父宮,殺公子章及田不禮並滅其黨。二人懼為主父所誅,乃圍主父宮三月余。主父餓死沙丘宮中。是時,惠文王年少,公子成、李兌遂專國政。

詞語分解

  • 沙丘的解釋 由風堆積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見於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時的某些乾燥沙地表面詳細解釋.在風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多呈丘狀或壟崗狀。常見於沙漠地區及河岸、海濱的沙灘上。《爾雅·釋丘》:“邐迤沙丘。”

歷史知識推薦:方維縣

隋開皇初改秦興縣置,治今四川青川縣東北。屬平武郡。唐初屬沙州,貞觀四年廢。《新唐書·南詔傳》:大曆十四年,南詔與吐蕃合兵入寇,一趨扶、文,掠方維、白壩,即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沙丘宮之變歷史

相關歷史

沙丘宮之變_沙丘宮之變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