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華工禁約運動

歷史字典解釋

一稱抵制美貨運動。清光緒二十年(1894),美國強迫清政府訂立限制和歧視赴美華工、華僑的條款。三十年,條約期滿,旅美華僑上書清廷要求廢約,美國拒絕清政府提出的修約要求,並施加威脅欲簽訂續約。中國人民群起反對,檀香山《新中國報》首倡不用美貨以示抵制。三十一年四月,上海商務總會通電各埠商會,號召拒絕運銷美貨。漢口、廣州、天津、福州、長沙等幾十個城市和海外華僑、留學生紛紛回響,拒約會、爭約處、拒約公所、抵制美貨社等愛國團體相繼成立,先後舉行集會並刊發傳單,用拒運、拒售、拒買美貨及罷工、罷課等各種方式表示抗議,形成全國規模的民眾性反美愛國運動。鬥爭持續數月,後雖遭到破壞,但清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始終未敢簽訂續約。

詞語分解

  • 運動的解釋 ∶運行轉動因天時而行罰,順陰陽而運動。;;《新語》 ∶運用夫宰相運動樞極。;;《後漢書》 ∶物體位置不斷改變的現象直線運動 ∶可促進身體健康的身體活動排球運動 ∶向民眾公開宣揚某種思想、見解、主義的

歷史知識推薦:景罕寨

地名。在今雲南保山、龍陵間。《讀史方輿紀要》:明洪武末,平緬諸蠻刀乾孟叛,何福討破之於南甸,還兵擊景罕寨,即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反美華工禁約運動歷史

相關歷史

反美華工禁約運動_反美華工禁約運動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