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熊渠

熊渠

西周楚國國君。羋姓,熊氏,名渠。熊繹四世孫。值周夷王時,王室衰微,乃興兵伐庸(今湖北竹山西南)、揚、粵,至於鄂(今湖北鄂州),立長子康為句亶王,次子紅為鄂王,幼子執疵為越章王。周厲王時,因畏王室征伐,遂去王號。②隋唐府兵總稱衛士。而十二衛及東宮六率所統又各有其名,其隸左右武衛者名熊渠。始於隋煬帝時。

熊渠字典分解

熊渠的解釋 古代宮廷衛隊名。《晉書·職官志》:“初啟 晉 臺,始置二衛,有前驅、養由之弩;及設三部,有熊渠、佽飛之眾。”《晉書·職官志》:“左衛,熊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

熊的解釋 熊 xióng 哺乳動物,體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腳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樹,種類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

渠的解釋 渠 qú 水道,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渠道(亦指途徑,門路)。溝渠。 大:渠帥。渠魁(首領)。 方言,他:渠儂(他,他們)。渠輩。 車輞,古代車輪的外圈。

多看看:熊津江【歷史地名】

即今朝鮮忠清南道錦江(熊津江)。《新唐書· 百濟傳》: 顯慶五年 (660),蘇定方率軍攻百濟,“自城山濟海,百濟守熊津口,定方縱擊,虜大敗……龍朔元年,(劉) 仁軌發新羅兵往救,道琛立二壁熊津江,仁軌與新羅兵夾擊之”。即此。 古水名。即今朝鮮南部的錦江。唐顯慶五年(660年)、龍朔元年(661年)攻百濟,曾大戰於此江江口。

熊渠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