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

歷史字典解釋

1599—1655

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俗姓鍾,名智旭,又名際明、聲,字振之,別號八不道人,以號行。早年習儒,誓滅釋老,著《闢佛論》。後讀蓮池著作,轉而信佛。二十四歲出家。初住安徽九華山,晚年移居浙江豐(今安吉)靈峰寺。遍習諸宗教義,尤重天台宗。主諸宗融合,儒、釋、道三教一致。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明代“四大高僧”。著有《毗尼事義集要》、《楞嚴玄義》、《彌陀要解》、《法華會義》等,又著有佛學目錄學著作《閱藏知津》。弟子成實彙輯有《靈峰蕅益大師宗論》。

詞語分解

  • 蕅的字典解釋 蕅 ǒ 古同“藕”。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益的字典解釋 益 ì 增加:益壽延年。增益。損益。 好處,有好處:利益。益處。公益。權益。受益非淺。 更加:益發。日益壯大。 古同“溢”,水漫出來。 害損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縣解

道家用語。指從現實生活中解脫。《莊子·大宗師》:“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縣,音玄,有所系;解,解結。縣解,無所系也。莊子認為,一切順應自然,放棄任何追求,就能得到絕對自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蕅益歷史

相關歷史

蕅益_蕅益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