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駱賓王

駱賓王

約640—約684

唐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初為道王府屬吏,官武功、長安主簿,入為侍御史,後貶臨海丞。隨徐敬業在揚州反武則天,代作《討武曌檄》,一時傳誦。武氏見之,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嘆。兵敗後被殺,或雲投江死,或雲落髮為僧。為初唐四傑之一。長於七言歌行,又善駢文。風骨凝鍊,代表作為《帝京篇》。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

駱賓王字典分解

駱賓王的解釋 [Luo Binwang] (約626—約684),婺州義烏(現在屬浙江省)人,曾任臨海丞。後隨任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與王勃、盧照

王國語字典 王 wáng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ch俹 )。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

多學學:駱賓王文集【歷史知識】

書名。唐駱賓王撰。中宗時,郗雲卿編,十卷並序。凡賦一卷,詩四卷,文五卷。宋、明、清時,輯編不一,刻本頗多。通行《四部叢刊》影印明刻十卷本。有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

駱賓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