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補義

歷史字典解釋

書名。清康發祥撰。十三卷,內書四卷、書六卷、吳書三卷。康氏認為裴松之注所徵引資料有疏漏處,論說亦偏頗。是書從攽注《後漢書》之例,指出《三國志》脫簡及傳寫之訛。其始為蜀臣而後入魏晉者,引《華陽國志》等書羼入。作者主曹操《武帝紀》當改為傳,應以正統歸漢。有鹹豐十年(1860)刊本。

詞語分解

  • 三國的解釋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 詳細解釋指 東漢 後出現的 魏 、 蜀 、 吳 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年 曹丕 稱帝始,到年 吳 亡止。或將 漢獻帝 在位的年代-亦計入該期。亦以指 魏 、 蜀 、 吳

歷史知識推薦:鹹康元寶

銅幣名。五代前蜀鹹康元年鑄。徑七分,重三銖三參,形制粗惡。一雲重五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國志補義歷史

相關歷史

三國志補義_三國志補義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