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舉

殿舉怎么寫好看

殿舉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科舉考試用語。五代時,科舉考試中成績劣等者,或違犯條例者,不準下屆應試,謂之殿舉。後唐長興四年(933)規定,懷挾書策者,扶出殿兩舉(停考二年)。後周顯德二年(955)規定,應進士科未及第者,以文藝優劣定為五等,第五等殿五舉,第四等殿三舉。第三、第二、第一等許次年再舉。

詞語分解

  • 殿舉的解釋 科舉考試中,因文理紕繆或犯規、舞弊等,罰停考若干科,稱“殿舉”。《宋史·選舉志一》:“﹝ 乾德 元年﹞定諸州貢舉條法及殿罰之式:進士‘文理紕繆’者殿五舉,諸科初場十‘不’殿五舉,第二、第三場十‘不’殿
  • 殿的字典解釋 殿 à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會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宮殿。寶殿。金鑾殿。殿堂。殿閣。殿上虎(喻敢諫之臣)。殿試。 〔殿下〕對親王或太子的敬稱。 在最後:殿後。殿軍。 筆畫數:; 部首:殳
  • 舉的字典解釋 舉 (舉) ǔ 向上抬,向上托:舉頭。舉手。舉重。舉棋不定。 動作行為:舉止。輕而易舉。 發起,興辦:舉義。舉辦。創舉。 提出:舉要。舉例。 推選,推薦:推舉。薦舉。 全:舉國。舉世。舉家。 古代指科

歷史知識推薦:康里子山

即“巙巙”。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殿舉歷史

相關歷史

殿舉_殿舉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