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典牧令

典牧令

官名。西晉置,隸太僕,掌畜牧事務,又別置羊牧丞。北魏亦置。《魏書·宇文福傳》:“未幾,轉驍騎將軍,仍領太僕典牧令。”隋代置為太僕寺典牧署長官,二員,從八品上,大業三年(607)升為從六品。唐代太僕寺典牧署沿置,三員,正八品上,開元初升從七品下,掌諸牧雜畜給納及酥酪脯臘等畜產品之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典牧令字典分解

典牧的解釋 謂主管一方政事。《東觀漢記·郭丹傳》:“ 郭丹 為三公,典牧州郡,田畝不增。” 南朝 陳 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彼豪門著姓,典牧方州。”

令國語字典 令 líng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lǐng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lìng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

多看看:典命【歷史知識】

官名。《周禮·春官》謂“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諸臣之五等之命。”北魏仿《周禮》置,太和二十三年(499)前,已有典命中大夫、典命下大夫、兼典命下大夫等。依北魏前期官制例,其官當為典命曹長官。職掌大體不出於《周禮》所規定之範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禮》建六官,春官之屬亦有典命,“掌內外九族之差,及玉器衣服之令,沙門道士之法”。後改為大司禮。

典牧令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