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喇烏

喇烏

歷史字典解釋:

清代部分窩泥(今哈尼族)的別稱。雍正《景東府志》卷三云:“喇烏,男如擺夷,衣用棉布。女裝如窩泥,……衣桶裙。山居,亦務耕織。男善伏水取魚。”分布於新平、景東和開化(今雲南文山)。近代哈尼族中仍有一部分稱為“拉烏”,即“喇烏”。分布在墨江、紅河、元陽等縣;在文山一帶者,已逐漸西遷雲南南部今地。

詞語分解

  • 喇的字典解釋 喇 ǎ 〔喇叭〕.一種管樂器,銅製。.喇叭筒狀,有擴音作用的東西,如“汽車喇喇” 〔喇嘛教〕佛教的一派,傳播於中國藏族、蒙古族地區。 〔喇嘛〕中國藏語,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師傅”。 筆畫數
  • 烏的字典解釋 烏 (烏) ū 指“烏鴉”:烏白馬角(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烏飛兔走(喻日往月來,時間流逝)。烏合之眾。 黑色的:烏亮。烏雲。 無,沒有:化為烏有。 文言疑問詞,哪,何:烏足道哉? 古同“嗚”,嗚乎。

歷史知識推薦:白衣長發會

發髪 唐地方社團組織。玄宗時,相州今河南安陽崔子嵓岩等人,假託彌勒佛降生,別創“佛說”、“小經”,廣收門徒,號為和尚。入會者皆穿白衣,留長髮,多不婚娶,故稱白衣長發會。流布甚廣。開元三年,崔子嵓率會眾

喇烏_喇烏介紹_歷史知識
喇烏_喇烏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喇烏_喇烏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