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齋

參齋怎么寫好看

參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宋代太學新生入學之稱。參齋時必須穿襴衫(圓大袖的白細布袍,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襞積)、戴幞頭,由齋仆帶上名刺(名帖),每齋兩枚,引至齋廳與眾見面;納齋用錢,參加簾試。次日,在太學官廚就餐,就餐前亦備名刺參見前廊職事。未就餐前,出入太學仍穿襴衫、戴幞頭,不登記門簿,亦不請假;就餐後,改穿常服(烏紗帽、皂羅衫)。在新參學生到齊後,將姓名、鄉貫寫在本齋爐亭題名板牌上,算正式入學。

詞語分解

  • 參的字典解釋 參 (參) ā 加入在內:參加。參與。參政。參賽。參議。 相間,夾雜:參雜。參半。 檢驗,用其他有關材料來研究,考證某事物:參考。參照。參省(媙 )(檢驗省察)。參看。參閱。參檢。 探究,領悟:參悟。
  • 齋的字典解釋 齋 (齋) ā 屋舍,常指書房、學舍、飯店或商店:書齋。聊齋。榮寶齋。 祭祀前或舉行典禮前清心潔身:齋戒。封齋(亦稱“把齋”)。齋月。齋壇。齋會。齋果。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齋飯。齋堂。吃

歷史知識推薦:獨山軍

唐置。在今青海同德縣一帶。開元初地入吐蕃。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參齋歷史

相關歷史

參齋_參齋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