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辨疑

典故辨疑怎么寫好看

典故辨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書名。南宋李大性撰。二十卷。大性以本朝私史甚多,真偽雜糅,學者未及詳辨,乃取私史、語錄所載宋朝史事及人物之有異詞或不實者,以官修國史、實錄核其正舛,進行辨明,著為是書。淳熙十三年(1186),進之於朝。所辨凡二百條(一說百篇),皆有據驗。

詞語分解

  • 典故的解釋 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有出處的詞句引用典故詳細解釋.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讌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北史·高隆之傳
  • 疑的解釋 疑 í 不信,猜度(?):疑惑。疑問。疑心。疑團。疑慮。疑竇。疑點。疑端。猜疑。懷疑。半信半疑。 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疑案。疑難。疑義。存疑。 信 疑 ǐ 安定,止息。 古同“擬”,比擬。 信

歷史知識推薦:蔣百里

即“蔣方震”。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典故辨疑歷史

相關歷史

典故辨疑_典故辨疑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