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役

助役怎么寫好看

助役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又稱義役。元代雜泛差役繁重,應役當差,往往傾家蕩產。有些地方的居民按資產多少各出一定比例土田或錢鈔,以土田出產或錢鈔利息津貼應役者,叫做助役或義役。元初民間自行組織。仁宗延祐五年(1318)規定,浙西地區有田百畝以上者都要出田助役。英宗至治三年(1323)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助役法,規定助役田由應役者輪流掌握,官府不得干預。但助役田(錢)一般均由地方豪強大戶支配。

詞語分解

  • 助的字典解釋 助 ù 幫助協同,輔佐:輔助。幫助。助手。助人為樂。助桀為虐。拔苗助長(僴 )。愛莫能助。 相傳為殷代的租賦制度。 幫 助 ú 古同“鋤”,除去。 幫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 役的字典解釋 役 ì 服兵務,從軍:從役。現役。 戰事:戰役。 服勞力之事:勞役。徭役。 使喚:役使。奴役。 被役使的人:役夫。役徒。僕役。雜役。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九破

唐鹹通時,禮部侍郎劉允章上《直諫書》《全唐文》卷八百零四,指陳時弊,謂國有“九破”:一終年聚兵,二蠻夷熾興,三權豪奢僭,四大將不朝,五廣造佛寺,六賄賂公行,七長吏 * ,八賦役不等,九食祿人多,輸稅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助役歷史

相關歷史

助役_助役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