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楞伽經怎么寫好看

楞伽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又稱《大乘入楞伽經》。佛教經書名。南朝宋求那跋多羅譯。四卷。法相宗、法性宗的主要經典之一。楞伽,本為獅子國山名;阿跋多羅,意為入,即佛在該山講說的寶經。該經通過“五法”、“三性”、“八識”去否認客觀世界之真實性,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均為自心所見,鼓吹建立一個虛幻不生不滅之涅槃境界。另有北魏、唐譯本,前者名《入楞伽經》,後者名《大乘入楞伽經》。

詞語分解

  • 楞伽的解釋 亦作“ 楞迦 ”。.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 經的字典解釋 經 (經) ī 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編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經紗。經線。經綸(.整理過的蠶絲;.喻政治規劃)。 地理學上指通過南北極與赤道成直角的線(亦作“子午線”):東經。西經。經度。經緯儀。

歷史知識推薦:風憲宏綱

書名。元法令類編。趙世延撰。以格例條畫有關風憲者類集而成,是元仁宗以前有關監察制度的文獻彙編。已佚,僅存監察御史馬祖常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楞伽經歷史

相關歷史

楞伽經_楞伽經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