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共和會

歷史字典解釋

清末民初北方革命團體。亦稱天津共和會。宣統三年(1911)九、十月問由白毓崑、胡憲、凌鉞等在天津成立,白、胡任正副會長。廣派會員分赴各地聯絡民團,積極策劃灤州新軍起義。十月二十四日與其他革命團體聯合組成北方革命協會。1912年1月2日發動灤州起義,白毓崑任北方革命軍政府參謀長,旋因兵敗被俘犧牲。後其成員大部加入同盟會

詞語分解

  • 北方的解釋 ∶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極的方向 ∶特指中國黃河以北的地區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輸》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資治通鑑》詳細解釋.北;北面。《易·說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雲笈七籤
  • 和會的解釋 交戰雙方暫時休戰,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爭詳細解釋.猶歡會。《書·康誥》:“四方民大和會。” 孔 傳:“四方之民大和悅而集會。”《漢書·王莽傳上》:“諸生、庶民大和會,十萬眾並集。”《三國志

歷史知識推薦:李逢

?— 北宋人。神宗時,為餘姚縣今市,屬浙江主簿。熙寧八年借宗教掩護,進行反抗活動,因沂州民朱唐告發,被捕入獄,詞連右羽林大將軍趙世居、河中府觀察推官徐革、醫官劉育、將作監主簿張靖武、進士郝士宣等多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北方共和會歷史

相關歷史

北方共和會_北方共和會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