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隸

五隸怎么寫好看

五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周時以罪隸與夷、蠻、戎、狄四隸合稱五隸。其中罪隸乃犯罪而淪為奴隸者,餘四隸均為少數民族戰俘。

詞語分解

  • 五隸的解釋 指 周 代的五種奴隸。《周禮·秋官·司隸》:“司隸,掌五隸之法。” 鄭玄 註:“五隸,謂罪隸、四翟之隸也。”罪隸,因罪淪為奴隸者。翟,通“ 狄 ”。四狄之隸,即蠻隸、閩隸、夷隸、貉隸,皆戰俘而為奴隸者
  • 五的字典解釋 五 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穀。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
  • 隸的字典解釋 隸 (隸) ì 附屬,屬於:隸屬。配隸(從屬)。直隸中央。 封建時代的衙役:隸卒。皂隸。徒隸。 舊社會中地位低被奴役的人:奴隸。隸仆。 漢字的一種書體:隸書。隸字。漢隸。 隸 (隸) à 古同“逮”

歷史知識推薦:基下

渤海國稱王為基下,亦稱可毒夫、聖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隸歷史

相關歷史

五隸_五隸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