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農倉

濟農倉怎么寫好看

濟農倉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又稱濟豐倉。明宣德七年(1432),江南巡撫周忱創建。各州縣以官鈔糴米入倉,得米二十九萬石,又益以加耗,糴米四十萬石,共貯米七十萬石。倉米供興修水利、荒年賑濟及抵補漕運拖欠之用。皆為借支,秋成抵數歸倉。

詞語分解

  • 濟農的解釋 漢語“親王”的蒙古語譯音。也寫作吉囊、吉能。意為“副王”或“副汗”。 明 代 蒙古 貴族首領稱號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兒子充任。 明 宣德 八年公元年 脫脫不花 被立為 岱總汗 後,以其弟 阿噶巴
  • 倉的字典解釋 倉 (倉) ā 收藏穀物的建築物:米倉。糧倉。倉儲。倉房。 姓。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民社

民初政黨。由鄂籍同盟會員孫武、劉成禺等發起,年月在上海成立。標榜對於統一共和政治持進步主義,以謀國利民福。主要成員有張振武、藍天蔚、寧調元等,黎元洪為理事長,發行《民聲日報》。另在漢口設立分社。同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濟農倉歷史

相關歷史

濟農倉_濟農倉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