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費

漕費怎么寫好看

漕費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又作隨漕款目。清代泛指漕項與幫費。即隨漕糧徵收之漕運用項,凡輕齎銀、易米折銀、隨漕席木竹板、官軍行月錢糧、贈貼銀米、造船料價等漕項,以及漕耗銀米如漕費錢、貼補州縣腳耗、軍隨幫官盤費、州縣兌漕雜費、白糧經費等,統稱漕費。

詞語分解

  • 漕費的解釋 舊時在漕糧正稅外,加收有關漕運的費用,稱為“漕費”。《清會典事例·戶部·贈貼銀米》:“﹝ 乾隆 ﹞四年題準, 江 南上下兩 江 ,額徵漕糧、漕項外,有漕費銀米一項,乃里民願輸,以為州縣修倉及運軍募雇擔
  • 漕的字典解釋 漕 á 利用水道轉運糧食:漕運(舊時指國家從水道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接濟軍需)。漕糧。漕河。漕渠。漕船。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費的字典解釋 費 (費) è 用錢財:花費。消費。 用,消耗:費事。費時。費解。煞費苦心。 需用的錢財:費用。學費。 姓。 省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戶部二十四關

見“戶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漕費歷史

相關歷史

漕費_漕費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