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平

漕平怎么寫好看

漕平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代一種衡量標準。歷代征自東南各省的漕糧,到清代改徵白銀,征銀時所用的銀兩衡量標準稱為漕平。但各地準標不同,一般常冠以地名,如蘇漕平、申漕平等。申漕平即上海漕平,其一兩約合36.65克。

詞語分解

  • 漕平的解釋 舊時徵收漕銀的衡量標準。歷代徵收的漕糧,到 清 代改徵白銀。此衡量標準後為民間採用,但各地標準不一。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紋銀﹞用之於市肆,則耗損頻多,有加耗,有貼費,有減水,有折色;有庫
  • 漕的字典解釋 漕 á 利用水道轉運糧食:漕運(舊時指國家從水道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接濟軍需)。漕糧。漕河。漕渠。漕船。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平的字典解釋 平 í 不傾斜,無凹凸,像靜止的水面一樣: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妌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與別的東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輩。 安定、安靜:平安。平服。 治理,鎮壓:平

歷史知識推薦:劉濬

— 南朝宋文帝次子。字休明,小字虎頭。封始興王,元嘉十六年為南豫州刺史,次年任揚州刺史,二十一年,加散騎常侍,累遷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初曲意事太子劭,與劭多有過失,屢為文帝所詰讓。乃敬事女巫嚴道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漕平歷史

相關歷史

漕平_漕平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