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怎么寫好看

浩然之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孟子用語。指通過內心修養保持“天地之正氣”的一種主觀的精神狀態。即《孟子·公醜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氣為“集義所生”,“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保持此氣,必須長期修養磨練,“勿正”(朱熹註:“正,預期也”),“心勿忘”,“勿助長”,在不斷地內省中,使自己的言論和行動“事事皆合於義”(朱熹《四書集注》)。南宋文天祥之《正氣歌》則把“浩然之氣”理解為高尚的正氣和節操。

詞語分解

  • 浩然的解釋 .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時積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處為淺,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崖頭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魯
  • 氣的解釋 氣 (氣) ì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人的精神狀態:氣

歷史知識推薦:常州學派

亦稱公羊學派。清莊存與、劉逢祿所創。因二人均常州人,故名。治經宗《春秋公羊傳》,注重研求“微言大義”。代表作有莊存與之《春秋正辭》、劉逢祿之《公羊何氏釋例》等。嘉慶、道光間,龔自珍、魏源皆曾從劉問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浩然之氣歷史

相關歷史

浩然之氣_浩然之氣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