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纈

絞纈怎么寫好看

絞纈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又稱染纈。古代印染法。始見於東晉南朝,盛於唐。其法是先在染織品上描繪十字形、蝴蝶形、海棠花形、水仙花形等各種花紋,用線縫之,染色後解去線結,即現底色花紋。今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17號墓出土唐時棕色絞纈菱花紋絹,大方美觀,頗為精緻。

詞語分解

  • 絞纈的解釋 稱染纈。絲織品的一種染色方法。先在織品上描成花紋,然後用縫、扎等方法加以絞結,保留其底色,染後再解去縫線,即可出現種種花紋。我國 東晉 時已開始使用, 唐 代最為盛行。
  • 絞的字典解釋 絞 (絞) ǎ 擰,扭緊,擠壓:絞車。絞痛。絞心。絞腸痧(霍亂病的俗稱)。絞盡心力。 用繩子把人勒死:絞刑。絞殺。 纏繞:絞纏。絞結。 量詞,用於紗或毛線等。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纈的字典解釋 纈 (纈) é 有花紋的紡織品。 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地丁銀

清攤丁入地以後,民田田賦包括地稅、丁銀兩部分,總稱為地丁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絞纈歷史

相關歷史

絞纈_絞纈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