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印黃綬

銅印黃綬怎么寫好看

銅印黃綬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漢代凡秩比二百石以上,比二千石以下的官員皆授銅質官印,以其柄上所系帶顏色區分高低等級。凡秩比二百石、四百石、六百石的官員,用銅印黃綬,刻文為“某官之印”。

詞語分解

  • 銅印的解釋 銅製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階。 漢 代祿六百石以上佩之, 南朝 諸州刺史多用銅印, 唐 諸司、 宋 六部以下用銅印, 清 府、州、縣皆用銅印。《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
  • 黃綬的解釋 .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 唐 劉長卿 《送從弟貶袁州》詩:“名羞黃綬繫,身是白眉郎。”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

歷史知識推薦:補晉書經籍志

書名。清吳士鑒撰。四卷。與丁國鈞撰《補晉書藝文志》互有詳略異同。收入《二十五史補編》。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銅印黃綬歷史

相關歷史

銅印黃綬_銅印黃綬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