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會議所

歷史字典解釋

名。清末學部所機構。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每年定期會議一次,如遇重要事件,亦可臨時召集會議。其議員例由學部屬官、直轄各學堂監督、各省中等以上學堂監督及京外官紳之於教育事業素有閱歷者充任,均需奏請派充。其議長則就議員中公選。所中設庶務員二人,掌理所務,由學部員兼任。

詞語分解

  • 高等的解釋 比較高深高等數學 有複雜組織;系統發育上大大分化或發展;;指高級的動植物類型高等海藻 ∶高級的高等學校詳細解釋.古代舉官選士,政績學業獲優良者。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 荊州 將軍比辟

歷史知識推薦:致仕

指官員告老辭官。《禮記·曲禮下》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說。漢代無年齡規定。宣帝時,韋賢為相五歲,年七十餘,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罷歸,加賜第一品。丞相致仕自此始。致仕後待遇為皇帝褒賞,並非定製。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高等教育會議所歷史

相關歷史

高等教育會議所_高等教育會議所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