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田

弁田怎么寫好看

弁田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清康熙間撥給投誠漢族官兵和裁汰兵弁之荒地。分布於湖南長沙澧州等九府州,共六萬六千八百八十餘畝。禁買賣,令開墾以為永業。後承種人遞相轉鬻,官莫能禁。乾隆二年(1737)僅存二萬八千餘畝,遂令革去弁田名色,俱照民田準其買賣,納稅承種。

詞語分解

  • 弁田的解釋 清 代稱軍田。《清史稿·食貨志一》:“ 乾隆 五十年,以 長沙 、 澧州 原有弁田,轉售紛紜,令除弁田名,準民產授受。”
  • 弁的字典解釋 弁 à 古代的一種帽子:弁髦(a.古代貴族子弟行加冠禮時用弁束住頭髮,禮成後把弁去掉不用,後喻沒用的東西;b.喻輕視)。 〔弁言〕書籍或長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舊時稱低級武官:馬弁。武弁。 筆畫數:
  • 田的字典解釋 田 á 種植農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和農業有關的:田家。田園。 古同“畋”,打獵。 古同“佃”,耕作。 姓。 筆畫數:; 部首:田;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茅津

黃河津渡名。在今山西平陸縣西南。春秋時,在茅戎境內,故名《水經·河水注》。《左傳》文公三年前:秦伐晉,“自茅津濟”,即此。漢、晉、北朝時曾在大陽縣境內,通稱大陽津。《資治通鑑》:唐寶應元年,回紇登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弁田歷史

相關歷史

弁田_弁田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