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議郎

通議郎怎么寫好看

通議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隋開皇六年(586)吏部別置散官八郎之一,從六品上;大業三年(607)罷。唐武德七年(624)置為文散官,從六品上,貞觀元年(627)改為奉議郎

詞語分解

  • 通議的解釋 .猶通義。 漢 劉向 《說苑·奉使》:“夫 * 之使,絶人之謀,非古今通議也。”《宋書·顏延之傳》:“道者,贍富貴同貧賤,理固得而齊。自我喪之,未為通議。” 宋 蘇軾 《繳楚建中戶部侍郎詞頭狀》:“
  • 郎的字典解釋 郎 á 對年輕男子的稱呼:大郎。郎才女貌。 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女郎。 舊時妻稱夫或情人:郎君。 封建時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醫醫生)。侍郎。員外郎。 姓。 郎 à 〔屎殼郎〕“蜣螂”

歷史知識推薦:拂涅靺鞨

隋唐時靺鞨七部之一,位居今黑龍江省牡丹江下游。唐初設拂涅州,後為渤海所並,置東平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通議郎歷史

相關歷史

通議郎_通議郎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