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碑

肅州碑怎么寫好看

肅州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全稱《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建於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約在明初被剖為二石柱,嵌修於酒泉舊城東門洞內兩壁。現存無碑額,碑身高2.36米,寬0.91米;碑陽漢文,碑陰回鶻文。碑文記載一個党項家族(唐兀氏),自西夏滅亡至元朝末年一百三十年間,歷六代(十三人)的職官、世襲及其經歷,對研究党項人後期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詞語分解

  • 碑的字典解釋 碑 ē 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勳或作為標記的石頭:石碑。豐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碑拓(?)。碑帖。碑林。里程碑(a.設於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誌;b.喻在歷史發展進

歷史知識推薦:鎮南關起義

又稱丁未鎮南關之役。清光緒三十三年年,丁未年,孫中山任黃明堂為都督,赴廣西邊境謀划起義。十月二十七日.攻占鎮南關今友誼關右輔山三炮台。孫中山、黃興等親赴前線指揮,與士卒並肩作戰,擊退清將龍濟光、陸榮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肅州碑歷史

相關歷史

肅州碑_肅州碑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