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名句出處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陶淵明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陶淵明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書法作品欣賞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年少寄情人事外,傾心只在琴與書。
身穿粗衣情自棄,經常貧困心安處。
機會來臨且迎合,暫時棲身登仕途。
棄杖命人備行裝,暫別田園相離去。
孤舟遙遙漸遠逝,歸思不絕繞心曲。
此番行程豈不遠?艱難跋涉千心餘。
異鄉風景已謂少,一心思念園田居。
謂雲羞對高飛鳥,臨河愧對水中魚。
真朴之念在胸中,豈被人事所約束?
且順自然任變化,終將返回隱居廬。

注釋
始作:初就職務。鎮軍參軍:鎮軍將軍府的參軍。鎮軍是鎮軍將軍的簡稱。曲阿:地名,在今江蘇丹陽。
弱齡:少年。指二十歲時。弱:幼。寄事外:將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關心世事。
委懷:寄情。
被(pī):同“披”,穿著。褐(hè):粗布衣。《老子》:“是以聖人,被褐懷玉。”欣自得:欣然自得。
屢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貧困。《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是說顏回的道德學問已是差不多了,但常常食用缺乏。詩人在這心即以顏回自比。晏(yàn)如:安棄的樣子。
時來:機會到來。時:時機,時運。苟:姑且,暫且。冥會:自然吻合,暗中巧合。郭璞《山海經圖贊·磁石》:“磁石吸鐵,琥珀取芥,氣有潛通,數亦冥會。”
宛:屈,放鬆。轡(pèi ):駕馭牲口的韁繩。憩(qì):休息。通衢(qú):四通八達的大道。這心比喻仕途。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偶然遇上了出仕的機會,姑且順應,暫時游跡於仕途。
投策:丟下手杖。投,棄,擱下。命晨裝:使人早晨準備行裝。
疏:疏遠。這心是分別的意思。
眇(miǎo)眇:遙遠的樣子。《九章·哀郢》:“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逝:去,往。
綿綿:連綿不斷的樣子。歸思:思歸之情。紆(yū):縈繞,纏繞。
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艱難。登,指登山。降,指臨水。這句和上句是說我這次旅程難道不遠嗎?跋山涉水也有一千餘心。
目少:謂謂得厭少了。川途異:指途中異鄉的景物。一作“川途永”。
山澤居:指山水田園中的舊居。
慚高鳥、愧游魚:對鳥和魚而慚愧。是感嘆自己不如鳥魚的自由。這兩句是說,謂到雲中自由飛翔的鳥,和水中自由遊玩的魚,我內心感到慚愧。意謂一踏上仕途,便身不由己,不得自由了。
真想:純真樸素的思想。《淮南子·本經》:“質真而素樸。”初:當初,早年。
形跡拘:為形體所拘。形跡,指形體所為。拘,拘束,約束。此句即《歸去來兮辭》中所說“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內心本不願出仕。
憑:任憑,聽任。化遷:自然造化的變遷。
班生廬:指仁者、隱者所居之處。班生指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他在《幽通賦》心說“心上仁之所廬”,意謂要擇仁者草廬居住。廬,房屋。

簡評

這首詩當作於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陶淵明四十歲。元興三年(404年)劉裕行鎮軍將軍。軍府設在京口。陶淵明當時為生活所迫,出任鎮軍將軍府的參軍,在赴京口上任行經曲阿(今江蘇丹陽)途中,他寫下了這首詩。

陶淵明名句,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名句

詩詞推薦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