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

王充 《論衡·卷二十·佚文篇》

名句出處

摘自《論衡·卷二十·佚文篇》

解釋:文人的筆,是用來勸人為善,懲戒惡行的。

原文摘要:
聖世之驗也。孟子相人以眸子焉,心清則眸子了,了者,目文了也。夫候國占人,同一實也。國君聖而文人聚,人心惠而目多采。蹂蹈文錦於泥塗之中,聞見之者,莫不痛心。知文錦之可惜,不知文人之當尊,不通類也。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善人願載,思勉為善;邪人惡載,力自禁裁。然則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諡法所以章善,即以著惡也。加一字之謚,人猶勸懲,聞知之者,莫不自勉。況極筆墨之力,定善惡之實,言行畢載,文以千數,傳流於世,成為丹青,故可尊也。揚子云作《法言》,蜀富人齎錢千萬,願載於書。子云不聽,“夫富無仁義之行,〔猶〕圈中之鹿,欄中之牛也,安得妄載?班叔皮續《太史公書》,載鄉里人以為惡戒。邪人枉

名句書法欣賞

王充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書法作品欣賞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書法作品

王充名句,論衡·卷二十·佚文篇名句

詩詞推薦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