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

吳兢 《貞觀政要·卷二·論求諫》

名句出處

摘自《貞觀政要·卷二·論求諫》

解釋:英明的君主總是想著自己的短處,所以更加明智;昏庸的君主總是掩蓋自己的短處,所以永遠愚昧。

原文摘要:
諸公數相匡救,冀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諫議大夫王珪對曰:“臣聞,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是故古者聖主必有爭臣七人,言而不用,則相繼以死。陛下開聖慮,納芻蕘,愚臣處不諱之朝,實願罄其狂瞽。”太宗稱善,詔令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有所開說,必虛己納之。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隋煬帝好自矜誇,護短拒諫,誠亦實難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為深罪。昔箕子佯狂自全,孔子亦稱其仁。及煬帝被殺,世基契約死否?”杜如晦對曰:“天子有諍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仲尼稱:‘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世基豈得以煬帝無道,不納諫諍,遂杜口無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辭職請退,則與箕子佯狂

吳兢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吳兢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書法作品欣賞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書法作品

吳兢名句,貞觀政要·卷二·論求諫名句

詩詞推薦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