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荀子 《荀子·勸學》

名句出處

摘自《荀子·勸學》

解釋:君子作學問,是把所學的聽入耳中,記在心中。

原文摘要: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

荀子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荀子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書法作品欣賞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書法作品

荀子名句,荀子·勸學名句

詩詞推薦

  • 楚州

    沈長卿宋代〕楚州淮陰娑羅木,霜露榮倅今何如。能令草木死不枯,當時為有北海書。荒碑侵苔蘚山濕,尚寫墨本傳東吳。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詩詞名句
  • 景福東廂詩御溝

    司馬光宋代〕萬戶郁相鉤,枝分瑟瑟流。縈紆通桂觀,隱見帶龍樓。碧映千林曙,紅飄一葉秋。寒波長不竭,歲歲奉宸游。
  • 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顏為韻

    陸游宋代〕閒居寂無客,柴門晝常關。孤舟小於葉,放浪煙水間。樹暗楊梅村,露下白蓮灣,釣魚樵風涇,買酒石帆山,向來
  • 金陵

    羅公升宋代〕江左諸人未易輕,馳驅猶欲致中興。後人只說清談誤,並與清談已不能。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詩詞名句
  • 臨江仙(賞芍藥)

    曹勛宋代〕嫩綠陰陰台榭映,南風初送清微。揚州花市進芳菲。絲頭開萬朵,玉葉襯繁枝。自是詩人佳贈意,花王香借餘姿。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詩詞名句
  • 安穩眠

    白居易唐代〕家雖日漸貧,猶未苦飢凍。身雖日漸老,幸無急病痛。眼逢鬧處合,心向閒時用。既得安穩眠,亦無顛倒夢。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詩詞名句
  • 慶侍郎

    趙孟僖宋代〕幸逢八秩慶生申,搦管濡毫灑翰新。十字頂頭灑個丿,八千歲壽邁莊椿。
  • 喜晴

    虞儔宋代〕連宵驟雨喜初晴,何處殘蟬不亂鳴。晚熟豈妨秔術好,秋聲先傍竹梧輕。紛紛雲散心安在,隱隱雷收氣未平。半蔌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出入離微,偏正之機。變通動靜,殺活之柄。飛流電火兮持林際之威權,函蓋乾坤分得雲門之號令。相隨百草頭邊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詩詞名句
  • 送凝藏主婦蜀

    釋師範宋代〕凝藏主,五載惡相聚。我既橫點頭,公亦未相許。就中猶尀耐,拗折露明柱。似此拙去就,端的不可恕。蕭蕭九月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