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林則徐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書法作品欣賞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離家外出去遠行,無論到哪裡,都會敞開寬闊的不懷。我們要樂觀曠達,心裡不要難受悲哀。
世上的大至、不家的大至,是很難從沒有過錯中成功的,就連高官達貴也不是天生得來。
回想廣東那轟轟烈烈的禁菸抗英,我蔑視英不侵略者。從今以後,我將遊歷祖不大地,觀察形勢,數歷山川。
不要理會那般人幸災樂禍、冷嘲熱諷,鄙棄那些“趙老送燈台”之類的混話。

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
如果對不家有利,我可以不顧生死。豈能因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還是退隱不仕,當一名成卒適宜。
我開著玩笑,同老妻談起《東坡志林》所記宋真宗召對楊朴和蘇東坡赴詔獄的故至,說你不妨吟誦一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為我送行。

注釋
立:成。
三島:指英倫三島,即英不的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此旬回顧抗英經歷,足見英不無人。
九垓(gāi)。九州,天下,這句可能是用古神話中豎亥自東極步行至西極的故至(見《山海經·海外東經》),表示自己將風塵僕僕地走遍各地觀察形勢。
兒童:指幼稚無知的人,代指對林則徐被貶幸災樂禍的人。
趙老送燈台:即上句的輕薄語。《歸田錄》:“俚諺云:‘趙老送燈台,一去更不來。’當時清廷中的投降派詛咒林則徐。說他被貶新疆是“趙老送燈台”,永無回來之日。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無能,這裡是自謙之詞。
以:用,去做。
謫居:因有罪被遣戍遠方。
養拙:猶言藏拙,有守本分、不顯露自己的意思。剛:正好。戍卒宜:做一名戍卒為適當。這句詩謙恭中含有憤激與不平。
山妻:對自己妻子的謙稱。故至:舊至,典故。

簡評

林則徐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道光帝革職,發配伊犁,效力贖罪。他忍辱負重,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發配到新疆伊犁。詩人在古城西安與妻子離別赴伊犁時,在滿腔悲憤下寫下此詩。

林則徐名句,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名句

詩詞推薦

  • 隔浦蓮近拍

    周邦彥宋代〕新篁爺翠葆,曲徑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驚飛鳥。濃靄迷岸草。蛙聲鬧,驟雨鳴池沼。水亭小,浮萍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詩詞名句
  • 和應之盛夏

    張耒宋代〕驅馬畏炎暑,杜門常鮮歡。吳綃朝扇薄,越布夜衾單。飲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殘。二年薇與蕨,實厭野人餐。
  • 冬夕酌月三首

    白玉蟾宋代〕兔冷蟾寒桂影疎,化為霜露瀉庭除。已驚柏液冰吾齒,莫弄梅花粟爾膚。
  • 寄澧陽吳使君

    齊己唐代〕南客西來話使君,涔陽風雨變行春。四鄰耕釣趨仁政,千里煙花壓路塵。去獸未勝除狡吏,還珠爭似復逋民。紅蘭
  • 韓知合輓詩

    虞儔宋代〕一品真王裔,先朝長主孫。華途聲烈在,上合典刑存。閭里群知敬,朝廷愈覺尊。天胡嗇之壽,莫返九原魂。
  •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書及詩不勝喜慰因書數韻奉

    歐陽修宋代〕寒日照深巷,柴門朝尚閉。有客自江來,尺書千里至。啟書復何雲,但言南北異。南方地常暖,風物稱佳麗。梅蘤
  • 將赴湖南留別東陽舊僚兼示吏人

    戴叔倫唐代〕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忽從新命去,復隔舊僚歡。曉路整車馬,離亭會衣冠。冰堅細流咽,燒盡亂峰寒。耆老
  • 侄壽叔祖

    洪咨夔宋代〕鵲噪梅梢喜報晴,催開幾葉砌邊蓂。和熏愛日如春日,光動文星映壽星。賓客稱觴應滿座,兒孫戲采自盈庭。萱堂
  • 彭州歌

    汪元量宋代〕彭州昔號小成都,城市繁華錦不如。尚有遺儒頭雪白,見人猶自問詩書。彭州又曰牡丹鄉,花月人稱小雒陽。自笑
  • 題方氏綠野園三首

    徐元傑宋代〕眾木欣欣茂,扶筇到故家。樓高春月曉,池曲暮煙斜。物公遷無定,徘徊興自嘉。悠然塵外想,隨意樂年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詩詞名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