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李商隱富平少侯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富平少侯》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李商隱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商隱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書法作品欣賞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張放十三歲就世襲得了富平侯的爵位,他年幼無知,根本考慮不到局勢不穩、七國叛亂、邊患不斷、匈奴南犯的事情。
他不識金彈的貴重,把它彈落在林子裡不知道收回,倒翩翩中意起井上的轆轤架來了,對它偏有幾分愛惜,真無知啊。
華麗的燈柱上轉動著明亮的燈燭,燈燭像明珠一樣交相輝映,精緻美麗。精美的檀木枕刻鏤精巧,像玉一樣瑩潤精美。
在侯王府的早晨,守門人不再按照常規給來客通報,因為少侯新得了一名叫莫愁的佳人,值此良辰美景,不敢打擾他。

注釋
富平少侯:漢昭帝時張安世被封為富平侯,他的孫子張放十三歲就繼承爵位,史稱“富平少侯”。
七國:漢景帝時的七個同姓諸侯國: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他們曾聯合發動叛亂。此處用以喻指藩鎮叛亂。三邊:戰國時期燕趙秦與匈奴接壤,後來便以燕趙秦所在地為三邊,即幽州、并州、涼州。未到憂:不知道憂慮。
十三身襲富平侯:指張放十三歲就繼承富平侯爵位。
不收金彈拋林外:用韓嫣事。
銀床:井上的轆轤架,不一定用銀作成。
彩樹:華麗的燈柱。珠錯落:環繞在華麗燈柱上的燈燭像明珠一樣交相輝映。
玉雕鎪(sōu搜):形容檀木枕刻鏤精巧,像玉一樣瑩潤精美。
當關:守門人。侵晨客:清早來訪的客人。
莫愁:女子名,《舊唐書·音樂志》說她是洛陽石城人,善歌謠。

簡評

漢張安世封富平侯,他的孫子張放幼年繼承爵位。但這首詩所詠內容卻不切張放行事,可見詩中的“富平少侯”不過是個假託性的人物。從詩題和首尾兩聯看,詩中的“富平少侯”似乎不像一般貴族少年,而可能另有具體寓托。

李商隱名句,富平少侯名句

詩詞推薦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