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明朝>> 王寵行書《致尊師書札》(2)正文

王寵行書《致尊師書札》(2)

作者:王寵 書體:行書

附錄:王寵行書書札(來源:中國書畫報 )

明朝的文徵明因為長壽與德高藝博,主持吳門書畫及文壇長達30餘年,再加上他晚年在故鄉蘇州設帳授徒,追隨者眾多,因此吳門書派如日中天時,其陣營實際已由文氏師生構成。而在這些繼起的新一代吳門書家中,王寵是有著突出成就的一位。

王寵(1494-1533),字履仁,號雅宜山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善山水,深得黃公望、倪瓚墨外之趣;工篆刻,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吳中三大家”。

王寵於青年時代即結識了比自己年長25歲的文徵明,兩人情在師友間。此外,他與祝允明等吳門前輩亦有過從,以詩歌唱酬和書藝切磋累積了豐厚的藝術素養。雖有朝夕問道的機會,但王寵在書學道路上卻並不盲目跟從師長,而是捨近求遠,上追晉唐古法,並於對古帖的敏悟中謀求貫通,顯露出自我的個性追求。

與文徵明一樣,王寵也是以小楷和行草書為世人所推重。他的小楷得力於鍾繇、“二王”、智永以及初唐虞世南諸家,一反時風的纖秀小巧,在質樸、疏散的筆畫結構中表現出靜逸、幽深的意境;他的行草書,則以王獻之為依歸,並融合章草的結體和用筆,筆畫短促含蓄,予人以清逸明快之感。

王世貞論王寵書:“正書始摹虞永興、智永,行書法大令。晚節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麗遒逸,奕奕動人,為時所趨,幾奪京兆價。”在時風以巧取悅之際,王寵獨“以拙取巧”,於恬靜、疏拓中展現曠達淡泊的胸懷。正是這種鮮明的自我風格,使他與吳門前輩的書法面貌拉開了距離。他雖在不惑之年早逝,卻與祝允明、文徵明相頡頏,被後世推為吳門一派最具成就的三大書家之一。

後人以“祝書奇崛,文書和雅,王書疏逸”的不同特點來概括吳門三家,而三人作品中所體現的秀逸沖和的藝術共性,又透露出這一時期文人書法家所共同追求的審美理想。“書卷氣”的文人書法在明中期占據了主導地位,從中也可體察到這一時期的文人士大夫心理已不似明初那樣保守、內向與封閉。

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的王寵行書書札共兩頁,每頁縱22.7厘米、橫12.2厘米,上書:“殘歲日望歸舟,不知已還宅矣。丹陽風雪,想無妨動定,新春當益佳耳。承惠墨,多荷。《四六表類》因陳永夫借去,適未上城,當取來再奉也。聞元夕後復欲往都下,應得侍教,不多述。”款署“門生王守王寵頓首拜尊師先生講下”,鈐“韡韡齋”朱文印、“雲谷”朱白文方印、“曾藏丁輔之處”朱文長方印。此作以韻寫拙,拙中見雅,追求細膩精緻、豐富多變的筆法,因而能流動暢達、格調高古。王寵的行書盡顯晉人筆致,表現出一種秀姿挺立、自然流美的情趣。

首 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