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明朝>> 張瑞圖《行草唐詩詩軸》正文

張瑞圖《行草唐詩詩軸》

作者:張瑞圖 書體:行草

張瑞圖《行草唐詩詩軸》

張瑞圖《行草唐詩詩軸》

張瑞圖《行草唐詩詩軸》,147×31.2厘米,紙本,南京市博物館藏 。

釋文:

孤雲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果亭山人 瑞圖

張瑞圖存世作品甚常見,多以行、草為主,南京市博物館收藏其草書五言詩書軸。縱147厘米,橫31.2厘米,紙本。款署 “果亭山人瑞圖”,鈐“張瑞圖印”白文印。釋文:“孤雲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這首五言詩《送上人》,出自唐代大詩人劉長卿所作。這是一首送行詩,詩中的上人,即靈澈。詩意在說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歸隱,就別往這樣的俗地。隱含譏諷靈澈之入山不深。

張瑞圖(1570-1641年),字長公,又字無畫,號二水,別號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福建晉江人,生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殿試“探花”及第;歷官編修、少詹事、禮部侍郎,天啟六年(1626年)遷禮部尚書入閣,加少師。因趨附魏忠賢效命於閹黨,“忠賢生祠碑文,多其手書。”為士林所不齒。崇禎繼位,懲治魏逆閹黨,張瑞圖被罷職遣歸,身名俱損。張瑞圖落職後,偕夫人賀氏隱居晉江故里,生活恬淡,優遊田園林壑,忘情山水,經常往白毫庵中與僧人談論禪理,以詩文翰墨自娛,崇禎十四年(1641年)卒於家,終年72歲。留下大量書法及詩歌作品,所作《村居》、《庵居》詩300首為世人傳誦。張瑞圖書法以迥異於前人的個性風格,不但在“晚明四家”中最具新意,即使在明末清初創新派書家群中也具有突出的個性色彩,其書藝對晚明革新主義書法思潮具有引領意義。張瑞圖書法的“新”、“異”、“奇”為後世提供了新的創作模式與審美理念。其書法的意義體現在他的行草書和楷書中,方硬直折,縱恣無忌。張瑞圖行草書的用筆特色和之前書家的行草書寫法相比,用“簡單的側鋒法”寫行草。後人評論張瑞圖的書法別具“奇逸”之態。他擅長的楷、行、草書,筆法硬峭縱放,結體拙野狂怪,布局犬齒交錯,氣勢縱橫凌厲,構成強烈的力感、動盪的氣勢,時人贊為“奇恣如生龍動蛇,無點塵氣”。

整個明代中晚期的藝術都是對古人舊式法度進行批判,並重新審視古人,藝術得以百花齊放的時期。張瑞圖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清梁巘《評書帖》曰:“張瑞圖得執筆法,用力勁健,然一意橫撐,少含蓄靜穆之意,其品不貴。瑞圖行書初學孫過庭《書譜》,後學東坡草書《醉翁亭》,明季書學競尚柔媚,王(王鐸)、張(張瑞圖)二家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雖未入神,自是不朽”。張瑞圖在書法藝術上追求“新理異態”,善於打破傳統的用筆模式,充分運用側鋒,結體橫勢蹙展,空中取勢,露鋒鋪毫。梁巘又在《承晉齋積聞錄》中評其書為:“圓處悉做方勢,有折無轉,於古法為一變”。清秦祖永《桐陰論畫》:“瑞圖書法奇逸,鍾、王之外,另闢蹊徑”。近人張宗祥《書學源流論》評述:“明之季世,異軍特起者,得二人焉,一為黃石齋(黃道周),肆力章草,腕底蓋無晉唐,何論宋、元;一為張二水(張瑞圖),解散北碑以為行、草,結體非六朝,用筆之法則師六朝。此皆得天獨厚之人”。以上幾位書學大家對張書的品評可謂中肯精闢。

此五言絕句當為張瑞圖書藝完全成熟時期的作品,用筆主要以方折直線為主,筆畫乾脆利落,果敢肯定,跌宕峭拔;節奏爽朗分明,氣格高古,毫無雕琢之跡;結字奇逸而不失法度,章法更是一絕,用一種單純的線縱橫交錯,構成作品的主鏇律,強烈的力感,動盪的氣勢,令人耳目一新。張瑞圖的字,近人張宗祥《論書絕句》如是說:“側鋒剛腕勢雄奇,狹巷兵回相殺時”。全幅行氣連貫,各字大小變化不大,靈活運用書法結體中的欹側、反正、緊密、舒張、左右輕重、上下錯落;字姿略呈長方形的構架,點畫中又時出奇險之態;布局通過粗細、疏密、方圓的變化,表現出動態之勢;空間的靜態分布呈現出字距緊密、行距寬疏的法度,顯示其運筆放逸之勢。作品的點畫、字形之間的呼應及筆勢協調,達到了密而不窒、疏而不空的藝術效果。整幅作品所展現的熟練果斷,神完氣足,體現了張瑞圖的典型書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資料來自南京市博物館)

2019-1-21 19:15:3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