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行書《婆羅樹碑記》(3)

作者:李邕 書體:行書

李邕行書《婆羅樹碑記》

李邕行書《婆羅樹碑記》

注釋:

    [1]娑羅樹:相傳釋邇牟尼即生於婆羅樹下,亦頓悟(成道]於婆羅樹下,故娑羅樹向為佛門聖樹。或曰娑羅樹即我國南方各地均產的桫欏,因桫欏亦稱樹蕨,屬蕨類植物,與“婆娑十畝,映蔚千人”之婆羅樹恐非同類。或曰娑羅樹又稱菩提樹,此說是。[2]觀厥:看其。好德存樹:《詩·召南》有《甘棠》篇。朱熹集傳:“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後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後世因用“甘棠”稱頌地方官有惠政於民者。[3]雖小可作:雖是小事,可小中見大而有所論列也。此為下文作鋪墊。[4]比:比擬、比照,此句意為:比照事項,推而廣之。[5]矧:況。通感,又稱感通。語出《易·繫辭上》:“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事物。舊時以為誠心能與鬼神或外物互相感應。靈變即靈異。[6] 玄:玄妙。符:符應。[7]根柢淨土:意為植根淨土。指娑羅樹植根於佛門淨土。[8] 碩茂佛時:佛時,佛家關於時間的概念。此句是說娑羅樹碩茂於佛時之中。[9]燭:照耀。景即影。彰:明顯,顯著。[10]玉豪:佛教語,指佛光。殊相:特異的狀貌[ 11]泥日法會:連日舉行的法會。[ 12] 荼毗:巴利文的音譯,一譯闍毗,意譯“焚燒”、“燒身’,。佛教僧人死後,將屍體火葬,叫做荼毗。[13] 相傳義淨在公元713 年圓寂後,其形象曾出現於兩株娑羅樹間。[14]散木:不成材的樹木。[15] 此句說:娑羅樹上寄生著秀挺的章木,有什麼可議論的呢?這不過是明示神造之堅固罷了。[16]中夏:即中國。[17]密幄,枝葉茂密如傘幄。綴通掇,停止。飛飆:暴風。[18]卻:退避。景:日光。[19]冥:神名,冥植,冥神之植也。[20] 東瘁、西茂二句,皆言娑羅樹之靈應。[21] 差池:參差不齊。奄忽:急遽貌。[22]此二句意為:此諸多靈異,巫筮者占卜以為是“鬼謀”,街談巷議的普通人則為其所惑,均稱為神樹。[23]證聖:武則天年號,只有一年,為公元695年。[24]三藏:佛教經典的總稱。共分為(1)素怛纜藏(經];(2)毗奈耶藏(戒律]; (3)阿毗達磨藏(論或注釋]。共為三類,故名。對通曉三藏的僧人稱三藏法師,或簡稱三藏。[25] 義淨(635 一713) :唐高僧、旅行家、翻譯家。俗姓張,齊州(今山東歷城]人,於唐高宗鹹亨二年(公元671 年]由海道往印度求法。經二十五年,歷三十餘國,得梵本佛典約四百部而歸。在歸途中寫成《南海寄歸內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回國後,一度參加買叉難陀譯場,繼在東、西二都(洛陽、長安]主持譯事,共譯成經、律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26]逮:及,到。茲:此,指淮陰縣娑羅樹下。中休:中間休息。[27]信宿:連續住兩個夜晚。[28]榮灼道成:指義淨在淮陰娑羅樹下頓悟得道,故娑羅樹下為義淨道場。[29]摧藏薪盡:指義淨在回歸途中所受磨難。[30] 此句說:過去,娑羅樹曾為釋迦牟尼遮蔭,現在為眾生建立緣分。[31]表正:正通征。表正即揭示,闡明。[32]靈貺(kuang]:靈應賜與。[33]攝:引、牽。十方:佛教稱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為“十方”。[34]江海通津:《尚書·禹貢》 “沿於江海,達於淮泗,淮海惟揚州”。揚州貢道系以古淮、泗水交匯處之泗口為轉軸,而泗口在淮陰縣境,故云“江海通津”。又,隋大運河開鑿後,為閩、吳、越、巴蜀人士進京,及物資北運的孔道,故云“彌越走蜀,會閩驛吳”。彌:盡於。[35] 枚乘:淮陰縣人,其墓在故淮陰城南二百步。《七發》為其代表作。楚王:指漢大軍事家韓信垓下之戰後,被封為楚王。信亦淮陰縣人。[36] 勝引飛轡:勝:盛大,佳妙;引,牽引,指駕馬;轡:轡頭,指馬的絡頭。[ 37]同雲,亦作“彤雲” ,下雪前均勻遍布的陰雲。[38] 終風:《詩·邶風》篇名。終風,狂風終日之意。[39]宦子:做官的人。惕息:恐懼貌。[40]槁工:槁疑為篙,撐船的人。疚懷:心中負疚。[41]坌(ben]:並,一起。[42]膜拜:舉手加額,長跪而拜,為表示極端恭敬功畏服的行禮,也專指禮拜神佛。[43]多尤:多過失。[44]景福:大福。《詩·小雅·小明》:“介爾景福”。[45]方舳:並舵。駿邁:快速行進。[46]浮山:在今安徽嘉山縣境淮河岸邊,為淮河峽口之一。[47]慶云:一種祥瑞的彩雲。[48]夸父:神話人物。他立志追趕太陽,趕到太陽入口處,終於渴死,他遺下的杖卻化成“鄧林”。事見《山海經·海外北經》及《山海經·大荒北經》。[49]罔:無。[50]曷云:何言。[51]州牧:此指楚州刺史。[52]在忠形國:形,表現。大忠表現在對國家的赤誠。[53]古式:古老的法式。[54]別駕:州刺史的佐吏,總理眾務,職權甚重。扶風,縣名,在陝西。[55]利用以厚生:善於運用以充裕民生。[56] 明略以營道:明於謀略而圍繞大道理。[57]司馬:州刺史的佐官,負貴軍事。[58] 受賢交乾:納受賢士,結交幹才。[59] 中律:符合規範、戒律。[60] 麟定之詩:《 詩經·周南》有“麟之趾”篇,言周文王子孫宗族皆化於善,無犯非禮。後因以麟趾為頌揚宗室子弟之詞。詩云:“麟之趾,振振公子,於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61]驥子:比喻英俊的人才。《 北史·襲延俊傳》:延俊從父兄宣明二子景鸞、景鴻,並有逸才,河東呼景鸞為驥子、景鴻為龍文。[62] 邑宰:指淮陰縣令。清河:縣名,在今河北有。[63]雉節:雉,城堞;節,符節。雉節:引申為邑宰之位。[64]此句贊張松質善於斌詩作文。[65]《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此句意思是,到而立之年,已成大器。[66]牧人:統治老百掛。徇物:曲從、偏私人物或事物。[67] 豈伊:豈只此(政理]。[68]淨慮:佛教特指 * 的洗除淨盡。乘:佛教稱解釋教義的等級為乘,如小乘、大乘、上乘。乘有運載的意思。[69]八樹:《山海經·海內南經》:“桂林八樹,在番隅東”。八樹成林,形容其大。[70]化生:感化眾生。[71]率:循。檀施:施捨財物給寺院或僧侶。[ 72]維那:寺院中管理總務的知事僧,位次於上座。都維那,粱慧皎《高僧傳》五“竺道壹”: “壹既博通內外,又律行清嚴,故四遠僧尼,鹹依附咨稟,時人號曰九州都維那。”[73]妙覺圓常:敏慈善覺,毫無缺漏。上首:佛語,稱一座大眾中的主位。或為一人,或為多人。[74]此二句的意思是:義淨已經圓寂,其舍利已盛人金棺,令人驚孩的是他得道處的聖樹叢林還在這裡。[75]鄉望:本鄉本邑有德行有聲望的人。[76] 夙悟:早就認識、知悟(義淨法師]。[77]真際:指不生不滅的宇宙本體,猶言真如、真諦。[78]莊嚴:佛家指裝飾美盛,引申為端正尊嚴。[79]蒙求:蒙學課本,此指為篤信佛教的人進行啟蒙教育。[80]寶乘:珍貴的佛乘。[81]敦:厚。[82]欽厥道成;欽服其頓悟得道。[83] 八相:佛教有六相、八相、三十二相之說。剋薄:勝任尊嚴者。[84]可門:即何門。何,可,古通假。[85]榮落:榮枯。[86] 歘(許勿切]:同“欻”。忽、疾。[87]思:思念、思悟。[88] 休徵咎徵:休徵,吉慶的徵兆;咎徵,災禍的徵兆。[89]綿曠:久遠。[90]上人西還:高僧圓寂。[ 91]覯(gou]:遇見。[92]發皇:顯豁、開朗。枚乘《七發》:“分決狐疑,發皇耳目。”[ 93] 正信:徵信。[94] 優曇:梵語,無花果樹的一種,又作優曇缽、優曇缽羅。意譯為瑞應。此指娑羅樹。

2017-03-28 13: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