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許,謀迎天子”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曹操在許,謀迎天子。眾以為:“山東未定,韓暹、楊奉,負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懷感舊之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雖有逆節,其何能為?韓暹、楊奉,安足恤哉!若不時定,使豪傑生心,後雖為慮,亦無及矣。”操乃遣揚武中郎將曹洪將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據險拒之,洪不得進。
議郎董昭,以楊奉兵馬最強而少黨援,作操書與奉曰:“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今將軍拔萬乘之艱難,反之舊都,翼佐之功,超世無疇,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維輔;必須眾賢,以清王軌,誡非一人所能獨建,心腹四支,實相恃賴,一物不備,則有闕焉。將軍當為內主,吾為外援,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以相濟,死生契闊,相與共之。”奉得書喜悅,語諸將軍曰:“兗州諸軍近在許耳,有兵有糧,國家所當依仰也。”遂共表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
操引董昭並坐,問曰:“今孤來此,當施何計?”昭曰:“將軍興義兵以誅bao6*亂,入朝天子,輔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此下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今留匡弼,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幸許耳。然朝廷播越,新還舊京,遠近跂望,冀一朝獲安,今復徙駕,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願將軍算其多者。”操曰:“此孤本志也。楊奉近在梁耳,聞其兵精,得無為孤累乎?”昭曰:“奉少黨援,心相憑結,鎮東、費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時遣使厚遺答謝,以安其意。說‘京都無糧,欲車駕暫幸魯陽,魯陽近許,轉運稍易,可無縣乏之憂。’奉為人勇而寡慮,必不見疑,比使往來,足以定計,奉何能為累!”操曰:“善!”即遣使詣奉。庚申,車駕出 轅而東,遂遷都許。己巳,幸曹操營,以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選自《資治通鑑》,有刪改)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
景:像影子一樣
B. 翼佐之功,超世無疇,何其休哉 
休:美善
C. 一物不備,則有闕焉闕:缺失
D. 宜時遣使厚遺答謝 遺:丟失
解析:遺:贈送。
答案:D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董昭獻計智慧的一組是(3分)
①以楊奉兵馬最強而少黨援②將軍當為內主,吾為外援③國家所當依仰也④遂共表操為鎮東將軍⑤將軍興義兵以誅bao6*亂⑥宜時遣使厚遺答謝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⑤⑥
解析:①是董昭的分析,並未體現獻計的智慧。③是楊奉對諸將軍所說的話。④是諸將聯名上表推薦曹操擔任鎮東將軍。
答案:D
7.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獻帝將返回舊京,曹操認為,藉此時機奉迎天子以順從民心是最合乎時勢的行動,用大公無私的態度使天下心悅誠服是最正確的策略。
B.議郎董昭認為楊奉的兵馬最強,但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信。楊奉接到信後極為高興,諸將也聯名上表推薦曹操擔任鎮東將軍。
C.曹操請董昭與自己並坐在一起,向他問計,董昭提出只有做不同尋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尋常的功業,希望曹操作出利多弊少的選擇。
D.曹操聽從了董昭的建議,派使者給楊奉送去重禮,獻帝遷都於許,獻帝抵達曹操軍營後,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他為武平侯。
解析:張冠李戴。原文相關語句之前有“荀彧曰”三字,可知這句話並非曹操的觀點。
答案:A
8. 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以相濟,死生契闊,相與共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奉為人勇而寡慮,必不見疑,比使往來,足以定計,奉何能為累!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今我有糧草,將軍有兵馬,互通有無,足以相輔相成,我們生死相約,禍福同當。(得分點:“相通”“濟”“契闊”“共之”,句意)
(2)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此計一定不會被他懷疑,等到使者返回後,就足以定下大計,楊奉怎么阻撓得了呢!(得分點:“寡慮”“見疑”“比”“累”,句意)
【參考譯文】
曹操在許縣,計畫迎接獻帝。部下眾人都認為:“崤山以東尚未平定,而且韓暹、楊奉等人自認為護駕有功,驕橫凶暴,不能馬上制服。”荀彧說:“以前晉文公重耳迎接周襄王,各諸侯國像影子一樣跟隨他,漢高祖為義帝身穿孝服,使得天下百姓誠心歸附。自從天子流離在外,將軍首先提倡興起義軍,只因崤山以東局勢混亂,來不及遠行迎駕。如今獻帝返回洛陽,但洛陽荒廢,忠義之士有存續國家正統的想法,黎民百姓有懷念舊的王室的哀傷。如果藉此時機,奉迎天子以順從民心,是最合乎時勢的行動;用大公無私的態度使天下心悅誠服,是最正確的策略;堅守君臣大義,招攬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這樣,儘管四方還有叛逆者,但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韓暹、楊奉之輩,有什麼值得擔心呢!如果不及時決定,使別的豪傑生出奉迎的念頭,以後就算再費盡心思,也來不及了。”曹操於是派遣揚武中郎將曹洪率兵向西,到洛陽迎接獻帝。董承等扼守險要之地阻攔曹洪,曹洪不能前進。
議郎董昭認為楊奉的兵馬最強,但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信說:“我和將軍相互傾慕,只聽到名聲,便已推心置腹。如今,將軍在艱難之中救出天子,護送他回到舊都洛陽,護衛輔佐的功勳蓋世無雙,是何等的美善!現在,各地不法之徒擾亂華夏,天下不寧,政權至關重要,事情主要靠輔佐大臣;所有的賢明之士必須一齊努力,來肅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礙,這絕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辦得到的,心臟、胸腹與四肢,實際上是互相依存的,缺少了任何一件,都不完整。將軍應當在朝廷主持事務,我則作為外援,如今我有糧草,將軍有兵馬,互通有無,足以相輔相成,我們生死相約,禍福同當。”楊奉接到信後十分高興,對其他將領說:“兗州的軍隊已經靠近許縣,有兵有糧,正是朝廷可以倚靠仰仗的對象。”於是諸將聯名上表推薦曹操擔任鎮東將軍,並承襲他父親曹嵩的爵位費亭侯。
曹操請董昭與自己並坐在一起,問他:“現在我已到洛陽,應當採取什麼策略?”董昭說:“將軍興起義兵,討伐作亂之人,入京朝見天子,輔佐王室,這是像春秋五霸一樣的功業。現在洛陽的各位將領都有自己的打算,未必服從將軍的指揮。如今留在洛陽匡正輔佐朝政,有許多不利因素,只有請天子移駕到許縣。但是天子在外流離多時,剛回到舊都城,遠近都踮起腳跟觀望,盼望迅速獲得安定,如今再要移駕,是不符合民心的。不過,只有做不同尋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尋常的功業,希望將軍作出利多弊少的選擇。”曹操說:“這也是我的想法啊。只是楊奉近在梁縣,聽說他兵強馬壯,難道不會阻撓我嗎?”董昭說:“楊奉缺少與他結援相助的人,所以他願與將軍結交。任命您為鎮東將軍、封費亭侯的事情,都是楊奉的主意,應該及時派遣使者送去重禮表示感謝,使他安心。並告訴他說‘洛陽沒有糧食,想讓獻帝暫時移駕魯陽,魯陽靠近許縣,運輸較為便利,可以免去糧食匱乏的憂慮’。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此計一定不會被他懷疑,等到使者返回後,就足以定下大計,楊奉怎么阻撓得了呢!”曹操說:“很好!”立即派使者去拜見楊奉。庚申,獻帝車駕出轅關,向東行進,於是遷都於許縣。己巳,獻帝抵達曹操軍營,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他為武平侯。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曹操在許,謀迎天子”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曹操在許,謀迎天子”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